AI逐字稿工具推薦:會議紀錄、語音轉文字與即時翻譯神器(Meeting Ink 教學 / 免費版可用)

為什麼需要 AI逐字稿與錄音轉文字工具?

在工作開會、學習或採訪場合,會議紀錄和逐字稿 一直是最耗時的工作之一。手動輸入紀錄不僅容易漏掉重點,還會影響專注度。若是跨國會議或外語課程,更需要即時翻譯與文字輔助,才能真正掌握內容。

現在有了 AI 工具的幫助,這些問題都能迎刃而解。這篇文章要推薦一款台灣新創公司推出的 AI逐字稿工具—Meeting Ink。它能自動錄音轉文字、整理會議重點,甚至支援多語言的即時翻譯,而且還有免費版可用,非常適合學生、上班族與內容創作者。

Meeting Ink 工具介紹: AI 會議紀錄軟體

Meeting Ink 是一款專為會議、學習與內容創作者設計的 AI 工具。

  • 免費註冊就送 每月 3 小時額度(免綁信用卡)
  • 支援錄音檔上傳與線上會議紀錄,Pro版以上支援即時文字紀錄
  • 不需要額外安裝機器人,直接就能使用

特別適合學生、上班族、記者、自由工作者與跨國會議參與者。

Meeting Ink 功能特色(AI逐字稿、翻譯與摘要)

1. 錄音轉文字功能

自動將會議、課程或採訪的錄音轉成逐字稿,再也不用手打。

2. 即時語音辨識字幕(支援 13 種語言)

Pro版本以上支援超過 13 種語言與腔調,國際會議也能即時轉錄。

3. 即時翻譯工具

Pro版本以上支援即時翻譯,是跨國合作或外語學習的好幫手。

4. 自動辨識講者(多人會議適用)

自動區分「誰在講話」,整理後回顧更清楚。

5. AI 摘要整理(快速生成重點)

不用再花時間寫筆記,AI 幫你萃取會議重點。可切換不同角色做筆記,除了基本的會議助理角色,還可選擇人資、研究人員、法律顧問、財務經理等不同角色,讓會議紀錄更加到位,追蹤後續執行事項更輕鬆。

6. 字幕檔輸出(SRT,適合影音創作者)

影音課程、YouTube 影片直接匯出字幕檔,省下後製時間。

7. 專業術語(提升逐字稿與摘要精準度|2025.8釋出的新功能)

在會議或課程中,常常會出現專案代號、專業名詞或公司內部術語,這些字詞容易被一般會議紀錄軟體聽錯。Meeting Ink 新增的 「專業術語」 功能,可以讓你先上傳常用的名詞表,AI 轉錄時就能更精準辨識,逐字稿與摘要也更貼近實際對話內容。

  • 適合各種專業領域:工程、法律、醫療、金融、創投等
  • 可建立「個人專業術語表」或「企業共用術語表」
  • 支援網頁版與手機 App(需升級至 v1.0.19 以上版本)
  • 不同方案有不同的數量上限:
    • Basic(免費版):3 個術語
    • Pro 版:5 個術語
    • Pro+ / Team 版:20 個術語
    • 企業版:可自訂超過100個術語

這個功能特別適合需要頻繁使用專業術語的用戶,讓會議紀錄不再因為 AI 聽錯而遺漏重點。


 我怎麼使用 Meeting Ink?(真實使用情境分享)

我自己實際用了 Meeting Ink 之後,發現它在不同情境下真的很方便:

1.開會紀錄

跟客戶開會時,我只要直接打開 Meeting Ink 錄音,不需要額外拉機器人進會議室。開完會馬上就有逐字稿和 AI 摘要,不用再花時間整理。

有些 AI 語音紀錄軟體,必須拉「機器人」進會議室才能紀錄。我之前在外貿協會主講 AI 講座時,就遇到很多學員拉自己的機器人進來,結果主辦單位說:「抱歉,這場會議不開放機器人旁聽」,當場請大家把機器人退出會議室。

但 Meeting Ink 完全沒有這個問題,因為它是直接錄製,不需要機器人加入,使用起來更方便、也更不受限制。

2.學習與外語課程

上課進修或看外語演講時,我會同時用它生成逐字稿,還能搭配即時翻譯,幫助我更快理解內容。

像我之前進修紫微斗數,是透過線上上課的方式。因為第一次接觸專業術語,光靠聽老師講課其實有點吃力,當時我一邊搭配逐字稿輔助,更快消化、吸收重點。

另外,看日文影片時我也會用到這個功能。逐字稿 + 翻譯的組合,讓我能邊看邊學,學習效率比單純聽講高很多。

3.採訪與內容創作

平常做採訪錄音,直接丟進 Meeting Ink 就能轉成文字。我再把逐字稿丟給 ChatGPT 整理成文章草稿,省下超多時間。

近期我還擔任客戶 Podcast 頻道的製作人,這個工具也幫了大忙。錄好的音檔丟進 Meeting Ink,不只能立刻檢查需要剪輯的地方,後續要撰寫節目文案也變得更省事、更有效率。

整體來說,我覺得它的 逐字稿準確度高、翻譯自然、摘要實用,而且免費額度就能用,對新手或剛入門的人很友善。


Meeting Ink 使用教學(含操作截圖)

其實 Meeting Ink 的操作非常簡單,就算是第一次使用也能快速上手。以下我整理了完整流程:

使用教學影片

Step 1. 註冊帳號

進入 Meeting Ink 官網,點擊「免費註冊」。只要用 Email 或 Google 帳號就能開通,不需要綁信用卡

https://ink.dwave.cc/zh-TW

Meeting ink官網
Meetingink

Image

↑ 可用Email建立帳戶(免費)。

Image

↑或可用Google帳號 / Apple帳號來註冊或登入。

Step 2. 開始錄製或上傳檔案

登入後,你可以選擇:

  • 即時錄製:適合開會、上課等即時場景
  • 上傳錄音檔 / 影片檔:適合課後整理、Podcast 或採訪內容
Image

以下示範即時錄製會議紀錄:
點「錄製會議記錄」

Meetingink 8

如果是要錄製線上會議,將「錄製線上會議分頁」的功能打開:

Meetingink 9

這時會跳出視窗給你選,你要錄製哪一個畫面的會議:

Meetingink 10

看到有聲音的波紋就表示正在錄製中:

Meetingink 11

Pro版本以上可啟動即時字幕與即時翻譯功能(文章後面有優惠碼可免費體驗此功能)

Meetingink啟動即時字幕與即時翻譯

Step 3. 查看逐字稿

錄製或上傳完成後,系統會自動生成逐字稿。
你可以即時查看,也能在完成後下載檔案。

Meetingink 12

點進個別會議後:

Meetingink修改會議名稱及與會者姓名

Meetingink 音軌時間軸

Step 4. 使用更多 AI 功能

除了逐字稿之外,你還可以:

  • 一鍵生成 AI 摘要
  • 一鍵生成 AI 翻譯
Meetingink ai摘要及ai翻譯

Step 5. 匯出檔案

完成後,可以直接下載逐字稿、會議筆記,或輸出 SRT 字幕檔,方便後續使用在影片、課程或文案撰寫上。

下載項目與格式

Step 6. 手機 App 使用

Meeting Ink 除了網頁版之外,也提供 手機 App(iOS / Android)

  • 功能與電腦版一致,可以錄製、即時轉文字、翻譯、生成摘要
  • 適合外出訪談、課堂學習或臨時會議使用
  • 所有資料會與雲端帳號同步,不怕裝置切換造成遺漏

▌Meeting Ink <蘋果手機App下載連結>
https://apps.apple.com/tw/app/meeting-ink/id6499269022

▌Meeting Ink <安卓手機App下載連結>

https://play.google.com/store/apps/details?id=com.dwave.meetingink&hl=zh_TW


免費版與 Pro 版比較(AI逐字稿工具方案介紹)

  • 免費版:每月 3 小時額度,適合輕量使用或初次體驗者。
  • Pro 版
    • 每月 20 小時額度
    • 單次最長可錄製 2 小時
    • 更適合頻繁開會、課程或大量使用者

💡 讀者專屬福利(即時字幕與即時翻譯功能免費試用)

現在我有爭取到 Meeting Ink 提供的限量體驗碼,大家可以免費試用 Pro 版 14 天(每位用戶一次)。

另外還有 Pro 版 首購9 折折扣碼(可以先兌換,真的需要付費使用時再套用)

兌換方式如下:

Image
Image

結論:誰最需要 AI逐字稿與錄音轉文字工具?

  • 學生:課程錄音、外語學習
  • 上班族:會議紀錄、專案筆記
  • 記者 / 創作者:採訪逐字稿、文章整理
  • 跨國工作者:多語翻譯、國際會議轉錄

如果你也想節省時間、提升效率,Meeting Ink 絕對是值得嘗試的 AI 工具

 

 

蔡明淳
蔡明淳

蔡明淳,台大經濟系畢業,現為講師及顧問,專長:品牌行銷、生成式AI及溝通表達。知識工作者8年經歷,子衿商學院創辦人,一對一諮詢超過 200 家企業。曾擔任 Google 數位學程、外貿協會、清華大學推廣教育中心、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等各單位講師。

文章: 1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