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清晨五點半的地震,大家還好嗎?家裡東西有掉下來嗎?
被搖醒之後躺在床上意識還模模糊糊的,想起前幾天看的書,在講極簡生活。作者認為,日本經歷311大地震之後,許多人擁有的物品一夕全無,甚至連家都沒了,因此催生了日本極簡生活的風潮。
同樣處於地震頻繁台灣的我們,真的需要擁有這麼多物品嗎?
過去我很喜歡買東西,小時候阿嬤給我很多零用錢,從小就開始買衣服、買書、買CD、買保養品……物質生活過得很豐盛。
今年我30歲,想法開始漸漸改變,不再隨意買下東西,也重新看到自己與物品的關係。買了一個新的物品,使用它、與它相處的過程,我覺得也算是一種體驗。不過已經30歲了,想買的東西好像也買得差不多,衣服、鞋子、包包,想擁有的也都有了。出門逛街看到漂亮的東西,當然也會心動,但是想想,真的需要把這個東西買回家嗎?
再來另一個很不同的地方是,我開始丟東西了。以前我是不會丟東西的,所以家裡總是感覺雜物很多、很亂。不過想想,生活中大概有一半以上的東西都不是必需品。出國旅行的時候,只要有帶筆電可以處理公事就好,衣服、盥洗用品當地都可以買得到,根本沒有什麼東西是一定要緊緊抓在身邊的。
所以我開始檢視家裡的物品,把很少穿到的衣服分批捐贈。看完的書,上網賣掉,如果收到禮物,就轉送給需要的人。
我覺得我不會變成極簡生活家,但是這的確是值得效仿的一種生活方式。
不隨意買東西,代表花費可以更節省,工作上的選擇比較多,反而可以過得更開心。不必每天汲汲營營賺錢,就為了繳高額的帳單。(▶延伸閱讀:當個有工作選擇權的人)
擁有的物品少,表示可動性也比較強。想搬家時也不必顧慮家裡東西很多,該怎麼辦。
30歲之後,發現銀行裡的錢、時間跟自由,才是最寶貴的。你擁有的物品不能代表你,過多且非必要的物品反而會侵蝕我們的生活。人,一個人來,最後,也是一個人走呢。
📌推薦閱讀:《我決定簡單的生活》
https://greta.work/book20190808
[ks_content_block id=2447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