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首圖來源/LiFe生活化學粉絲團)
上網搜尋化工材料行,第一個跳出來的結果就是「第一化工」。第一化工可能不是台灣最大的化工材料行,但絕對是屬於傳統產業的化工材料行中,隨著時代轉型最成功的一家。第一化工成立於1963年,目前已進入第三代的接班期。
從化工起家,搭上台灣經濟發展
有一句俗話說:「一冰、二醫、三化工」。第一化工成立的時代恰逢台灣經濟起飛,原物料的需求龐大。早期販售的化工材料屬於配方型,成分簡單。
1985年,第二代開始接班,引進具有特定功用,分子結構較複雜的特用化學、增加品項。
配合週休二日政策,轉型推廣DIY
台灣於2001年開始實施週休二日,民眾閒暇時間增多,第一化工開始轉型推廣DIY自己動手做的樂趣。美容達人牛爾在當時剛好想出版一本教民眾DIY製作保養品的書,便到化工街來取經。當同業都想藏私,吝於分享時,只有第一化工最樂意跟牛爾分享。因為第一化工認為做生意是做長久的,他們認為,顧客知道怎麼用,用得好,自然會再回頭購買。也許是因為這樣樂於分享的精神,影響到後來第三代成立LiFe生活化學這個分享科普知識的平台。
第一化工的第三代陳柏憲Po說,他覺得第一化工在做的其實是服務業,販賣的是產品的know-how。當你跟隔壁的化工材料行賣的是一模一樣的東西時,該怎麼凸顯出你的核心競爭力?因為實戰經驗多,他自豪地說:「我們的業務出去絕對是最專業的。」
掌握原料及製造優勢,跨足化粧品領域
牛爾的《愛美書》順利出版,打破大家一定要到專櫃買保養品的迷思。因為需求增加,第一化工順勢成立第一化粧品,並在華亞科學園區設有工廠。從原料、製造到銷售一條龍的整合。
因為是做原料起家,所以他們特別在乎產品的原料。保養品瓶身大多是白色,沒有過度的包裝,將重點擺在產品本身,是第一化粧品的堅持。
傳統產業的數位轉型
隨著工廠外移,台灣的化工產業萎縮,第一化工開始啟動數位轉型。2014年2月建置官方網站,建立化學原料的龐大資料庫。將產品的資訊詳細地放在網路上,讓消費者方便查詢。最早期的化工產業是因為資訊不發達而從中牟利,現在的第一化工反而是靠提供消費者最詳盡的資訊,來獲取消費者的信任。
同年11月第一化工成立「LiFe生活化學」的平台,為了善盡企業社會責任,利用LiFe生活化學分享科普知識。他們不用艱深的字眼,而是用有趣的時事切入,搭配平易近人的圖文,告訴大家,其實生活中處處是化學的應用,而不是只有我們在新聞上看到的那些恐怖事件。
如今LiFe生活化學成立已屆滿兩年,除了定期分享科普文章,也開發動手做的體驗課程以及可以買回家的DIY套裝組。
體驗課程除了講解怎麼做,還會講解背後的化學原理以及歷史發展。像是最受歡迎的天氣瓶,其實是歐洲在18世紀~19世紀航海時,用於天氣預報的工具。原理其實是瓶子溶液中的化學物質,根據外界溫度、天氣的改變,會展現出不同型態的結晶。天氣瓶DIY套裝組還獲得去年博客來上聖誕節交換禮物的第一名。
LiFe生活化學開的課程,大部分是成人或是爸媽帶著小朋友一起來參與。某種程度上來說彌補了體制內關於化學教育不足之處。Po說:「希望大家可以藉由LiFe生活化學這個平台,了解到化學是可以很有趣的。」
深耕在地,打造五一埕空間
第一化工的位置臨近台北火車站的天水路,是多家化工材料行聚集之地。形成的原因,就是因應經濟發展,方便運送原物料,而發展出交通方便的聚落,附近的迪化街南北貨也是同樣的歷史沿革。
隨著時代改變,南北貨的沒落。迪化街週邊轉型為文創區,有眾藝埕、民藝埕、小藝埕等,結合老房子與文創商店。第一化工也把自己在天水路51巷的場地改建,取名「五一埕」,定期舉辦LiFe生活化學的體驗活動。也提供場地租借。「五一埕」內還有一張小地圖,是第三代陳柏憲的「口袋名單」,提供附近好吃、好玩、好逛的景點。讓來五一埕參加活動的朋友,結束後可以繼續在附近逛逛,感受獨特的人文氣息。
誰說傳統產業注定沒落?傳統產業的需求仍在,只不過消費者要的不一樣了。隨著時代的需求,注入創新元素,可以使傳統變身為傳承。堅持企業的願景,以消費者需求為核心,是每個時代中不變的創業真理。
本篇文章同時刊登於《風傳媒》:化工=黑心?這家化工材料行推動生活中的化學教育,讓你改觀!
💡 看更多:
[ks_content_block id=2447]
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