悼林奕含

哀悼

星期四晚上,家教下課之後,搭公車回家,在公車上滑著手機,得知林奕含的死訊。是由陳芳明先發表的。我感到非常悲傷。

星期五白天有兩個明淳說的拍攝行程,下午的來賓一看到我,就說,妳臉色很差,跟上次非常有活力的狀態差很多。

我說,是因為林奕含的死,她問我:「妳認識她嗎?不然為什麼這麼悲傷?」

 

我跟林素昧平生,但是在她出書這一段時間密集曝光中認識了她。猶記得是三月中的時候,從女人迷上的文章看到她的專訪,側重在於林與她的第一本小說《房思琪的初戀樂園》的介紹,接著看完報導者的訪問,著重在於她精神病患的身份。然後我找到她的臉書,看了她一些公開的文字,有關被性騷擾的經驗、精神病患的就醫經驗等。也認識到,她過往因為家庭、長相及學業成績,曾被貼的各種標籤。

 

大約了解她的生平後,就非常心疼她。因為她的美與她受的苦實在太衝突。也因為明白大眾對於精神病、憂鬱症有多麼的不了解,認為這些苦痛存在一個美麗的人身上,是會變成好幾倍的。

 

有時候聽大人八卦家常,聊誰家的小孩得了憂鬱症,無法正常社會化。從他們的言談之中判斷,他們好像只覺得憂鬱症是咎由自取,只要保持陽光、樂觀、開朗、常常接觸人群就不會得憂鬱症。得了憂鬱症的人好像只是拿這個病當藉口,來逃避某些事情。他們無法體會,憂鬱症就是一種病,隨時會如海浪襲來的病。

 

就是因為這樣才可怕。一個人的外在受傷了、生病了,很容易表現出來。例如摔斷了腿、得了癌症開始掉頭髮…,這些看得到的病徵才讓人覺得那是「病」。看不到的心理疾病,正常人大概難以體會及感同身受。

 

曾經我搭過一台計程車,因為要到很遠的地方,就開始跟司機聊天。司機說,他的前妻當時是校花等級,但是結婚一陣子後,就得了憂鬱症,長久照顧病人的壓力太大,後來他們離婚了。這個司機年紀已屆退休,在那個年代對憂鬱症的理解更是少,也是因為身為病友的家屬,才開始了解憂鬱症是一種疾病。

 

但他還是擺脫不了他對憂鬱症的成見,他對我說:「我認為她太吹毛求疵,而且太情緒化了。」「像妳這樣比較好,很樂觀、開朗。」我啞然失笑。我的開朗、樂觀只是因為職業病,我的工作經歷幾乎都是要面對人,所以我面對外面的任何人都是和顏悅色的。

 

憂鬱症確確實實是一種心理疾病,並不是個性問題。生病了,是需要服藥控制,而且不是像你們所想的,保持樂觀就會好起來。

 

星期五家屬的聲明,又為林的死投下了震撼彈。不只精神疾病,還肇因於其他的事件……

對她來說,折磨了這麼久,我想死亡才是真正的解脫,願她安息。

 

無意當鍵盤柯南,看了各方的報導與哀悼,總不免讓人身心俱疲。

希望大家能參考自殺新聞報導六不六要原則之《不要簡化自殺原因》

我自己也試圖沈澱心情,思考,我們能夠做些什麼?

為了其他受苦的人、為了所有仍未長大的孩子。

 

在這段不平靜的時間裡,想辦法先把自己的生命照顧好,才有力量走下一步。

願死者安息,生者平安。

 

📌延伸閱讀:

林奕含:「這個故事摧毀了我的一生,但寫作的時候,我很清醒地想要達到一種藝術的高度。」

 

📌(影片)「這是關於《房思琪的初戀樂園》這部作品,我想對讀者說的事情。」──林奕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