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姨已經退休了好幾年,她沒有結婚,阿嬤還在世的時候,晚年的生活起居都是她在負責打理。阿姨在銀行工作了二、三十年,她喜歡理財,頭腦也很聰明,辦起事來手腳俐落,這是一個很適合她的工作。
我從小就住在阿嬤家,所以跟阿姨算很親,每次回南部總是窩在阿嬤家跟阿嬤還有阿姨一起看電視。這幾年我觀察阿姨的退休生活,覺得她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好。也沒有出現從職場上退下來就無所事事的情況。反而在她安排的活動及興趣中,看到了阿姨的另一面。
自從退休之後,阿姨就到高雄美術館去當義工。除了可以有工作的充實感、貢獻他人的感覺,還可以免費近距離接觸藝文事物,陶冶身心。義工們值完班後也會留下來閒聊一會兒。義工團體建立起家庭以外的支持系統,可以互相扶持、依賴。
阿姨也在阿嬤家的頂樓弄了一座自己的小田園種菜。台北市在國中小學校推動小田園政策,希望融入食農教育。其實從自己家裡就可以做起。種菜不僅可以勞動身體,還可以療癒身心。「園藝治療」已經是諮商輔導中常常被使用的方法。看著自己親手栽種的植物一天天長大,也會獲得成就感。
除了當義工跟種菜,阿姨也會在家拉二胡,如果附近的廟宇舉辦廟會需要樂隊,阿姨也會去參一腳。就像我們在學校會有管弦樂的社團一般。
因為阿姨生性節儉,所以她的活動都是不太需要花錢的。退休後的生活,不一定要環遊世界才叫幸福,每個人喜歡的事物不同,花費也不同,這些都是退休前規劃時,就必須一律考量。
因為觀察到阿姨的生活,讓我思考起退休議題。上網找了一本書–《當爸媽過了65歲–你一定要知道的醫療、長照、財務、法律知識》。這是一本極佳的退休指南。作者因為爸爸的跌倒意外,才發現晚年生活必須關照的面相很多,每一個面向可能都不是我們熟悉的領域。
因為自己也經歷過幾年前奶奶的交通意外、住院、癱瘓在床到辭世,從旁觀察爸爸的照顧,處理大小事,覺得心有戚戚焉。當時我還跟弟弟說:「如果我是爸爸我絕對沒辦法冷靜處理這一切,我果然還不是大人!」但是很快地,我的爸媽也會變老,這些問題也是我即將面對的!
雖然目前退休看起來離我還很遙遠,在工作中接觸到許多不同領域的長輩,我也趁機了解他們對退休或是中晚年的規劃。
觀察後,我認為現在的職場型態已經不是以前那樣的分際分明。退休跟不退休之間沒有明顯的界線,退休年齡也一直不斷延後。
除了替爸媽打算,規劃好退休後的生活。思考自己的中晚年,也能夠幫助現在的自己做出職場及人生的抉擇。
如果你知道自己必須工作到七、八十歲,很可能就會捨棄那個自己沒那麼喜歡的職業,而做自己真正有熱情、有興趣的工作。
如果要工作到七、八十歲,你就會願意在三、四十歲時多冒一點險,因為你知道,就算失敗了,你還有時間。
因為要工作到七、八十歲,你必須不斷讓自己創新,否則漫長的工作生涯中,很無聊的啊……
有空的時候,別只光拼眼前的事業,不妨花點時間想想爸媽以及自己的退休生活。
[ks_content_block id=2447]
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