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過得不好,很可能問題不在你,而是環境

薪情苦悶,生活被壓得喘不過氣,感覺看不到未來?當你有這種感覺時,是否身邊的前輩會說:「那都是因為你不努力,我在你這年紀時,都可以吃苦耐勞,為什麼你不可以?」但是你有想過,很有可能問題不在你身上?

 

幾個星期前我看了《被壓榨的一代》這本書,探討美國這一代人的問題,為什麼看似不錯的職業,像是教授、律師、會計師,有可能負擔不起養育孩子的費用,一不小心就落入貧窮線底下?雖然這本書主要是描寫美國的情形,但是對比其他過家、或是台灣,不難發現也有類似的狀況產生。

 

在書裡提到了一份研究機出,出生於1940年代的美國人,三十歲時的收入有92%的機會可以超越父母。但出生於1980年代,則剩下50%的機會。而在台灣呢?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的薪資調查,扣除物價因素後的2018年實質經常性薪資平均為新台幣3萬8235元,仍不及2001年的3萬8398元。顯示物價一直漲,你的薪水並沒有跟上。

 

作者訪問了許多遇到困難但客觀條件優秀的人,從中抽絲剝繭歸納背後的問題。坦白說起初我看了幾個例子,我心裡覺得,是因為這個人做錯決定才導致命運的崎嶇,但越看到後面發現,的確是有系統性的因素在裡面,不是做錯決定這麼簡單。

 

而當一個人陷入困境時,絕對也不是叫他努力就可以改變現況。因為很多時候他不是不想努力,而是無法努力。當你為了讓自己活下去,必須錙銖必較,努力工作一天,回到家面對還要想吃什麼比較便宜?哪一間超市的衛生紙有在打折,能幫你省最多錢?精神與肉體早就非常疲憊,根本不可能去思考,我還有什麼選擇,更別說要去進修提升能力了。

 

如果你現在過得不好,希望你不要苛責你自己,因為可能問題不出在你身上,而出在環境。當你先認知到這件事,才有辦法緩和心理的壓力,勇於面對問題,想出更多可以自力救濟的方法。仔細思考看看有沒有債務協商整合的可能性、有哪些人手或機構可以協助照顧小孩、是否有網路上或實體的支持團體能陪伴你走過低潮。

 

如果你現在過得還可以,也別忘了有一些人可能正在生存的邊緣掙扎,多一點同理心與包容。並且檢視看看自己的生活,是否存在哪些風險因子,需要提前做好哪些準備。試著理解並分析未來的社會及經濟局勢,避免隨波逐流,不要因為別人或前輩做什麼決定,就依樣畫葫蘆。

 

📍《被壓榨的一代》https://lihi.cc/Db53W

 

[ks_content_block id=2447]